查疾病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查疾病 > 化妆品皮炎
化妆品皮炎(cosmetic dermatitis)是由于使用接触化妆品(包括生活化妆品的润肤、增白、防晒、祛斑、养发护发剂、口红等及文艺化妆品的粉底霜、油彩、定性粉、水粉等)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,包括染发皮炎、油彩皮炎和冷烫皮炎等。
查看详细早期症状:疾病早期较轻,表现为局限性红斑及细小鳞屑,多位于眼睛周围,不易引起患者注意
晚期症状:加重后,皮损面积扩大,大范围皮肤红斑和肿胀,自觉瘙痒,皮肤干燥,皮肤萎缩,变薄。化妆品内若含有激素,停用后皮损会反弹性突然加重。
相关症状:瘙痒、丘疹、脓疱
一、症状
1.皮炎型:在接触部位,多见面部发生红斑,肿胀,丘疹,重者可出现水疱,糜烂,渗出等,自觉灼热或瘙痒,染发剂皮炎则除头部外,面部,躯干亦可发生,冷烫液引起的皮炎在手指部发生,因职业长期接触者,指甲亦受累,变薄,变软,甲缘翘起或甲板剥离等。
2.色素沉着型:皮炎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,亦见于长期应用一种化妆品1~6个月后,面部色素加深,呈灰褐色斑,一般无自觉症状,有时有轻度瘙痒。
3.痤疮型:长期应用某一种化妆品(特别是脂类化妆品)1~3个月后在面部出现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或脓疱,有时是在轻型痤疮的基础上,使用化妆品后加重。
4.光敏性皮炎型:应用化妆品(此类化妆品中含有某些光感性物质)后经接触日光或紫外线后发病,和皮炎型一样,出现红肿,丘疹,水疱等,本型愈后易发生色素沉着斑。
二、诊断
可参阅接触性皮炎。一般不难诊断,根据使用或接触史、部位、停止应用后即行消退、再次接触又行发生等。
一、发病原因
化妆品中引起皮炎的物质种类很多,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防腐杀菌剂 如对位酚、氯氟苯脲、三氯碳酰替苯胺、三氯二苯脲、六氯酚、双硫酚醇等,其中双硫酚醇有光过敏作用。2.色素 多由焦油色素引起,常见为红219(苏丹 苯偶氮基-萘酚)、红505(苏丹Ⅱ)、红221(甲苯胺红)、黄204(喹宁黄)。3.香料 有化学合成剂和天然制剂两大类,常见有苯甲基柳酸盐、依兰油、纯茉莉、佛手柑油等。4.化妆品基质 羊毛脂、丙二醇、界面活性剂、两面活性剂等。5.染发剂 主要含对苯二酚,是一种强烈致敏物,冷烫液主要含硫甘醇酸、硫基乙酸、稀氨溶液、火碱等。
6.含有药物或中草药化妆品 其中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本身就是半抗原。发病机制与接触性皮炎相同,多数系变态反应性,属Ⅳ型变态反应,少数为Ⅰ型和光变态反应。刺激性者包括伪造、劣质和变性化妆品的刺激,一些伪劣化妆品中含铅、汞等超标,引起致敏或刺激作用。
二、发病机制
防腐杀菌剂双硫酚醇有光过敏作用。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本身就是半抗原。致敏或刺激作用是本病的发病机制。与接触性皮炎相同,多数变态反应性,属Ⅳ型变态反应,少数为Ⅰ型和光变态反应。
常见并发症:皮肤瘙痒症
本病是因机体对化妆品内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所致,故主要并发皮肤红肿,瘙痒。常因抓挠使皮肤破溃,由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,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,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,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,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、皮肤肿胀、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。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,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。
最近浏览